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errywu0727
子爵 | 2023-12-7 09:58:23

2023-12-07 03:09

聯合報/ 本報記者 陳熙文

台美之間近年來被認為是斷交後關係最佳,不過由美國發起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去年展開談判,首輪名單卻未見台灣,如今在野黨拿出文件指出,連蔡政府自己都知道吃了大悶虧,明明當了好幾回乖學生,既開放萊豬,又解禁日本福島核食,卻還是被排除在美國區域經濟整合之外。

現在到了輿論風頭,民進黨國際部主任趙怡翔反出來批評說,IPEF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外交部也跳出來澄清,指台美之間談了廿一世紀貿易倡議之後,加上既有的台美經貿運作機制,已涵蓋了IPEF的範疇,一副台灣加不加入都沒差,甚至有意塑造成台灣去年沒被納入,實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然而,若上述辯護屬實,行政院長陳建仁何必說台灣還在積極嘗試中?前駐美代表蕭美琴又何必說,還要再努力?可見這都是強詞奪理,試圖要掩蓋台灣未被邀請加入IPEF困窘,尤其蔡政府不斷宣傳台灣在國際供應鏈中有重要性,卻無法參與IPEF,更顯難為情。

陳建仁昨澄清說,IPEF架構還在形成中,暗示台灣仍有機會,不過從美國商業部資料來看,十四個成員國已針對IPEF四大支柱中,接近完成談判包括供應鏈、潔淨能源,以及反貪腐等三支柱;現階段唯一尚未達成共識的,就是在貿易支柱之下的數位經濟等部分。亦即,儘管仍有變數,IPEF實質上已完成絕大部分的談判,台灣在此階段還想加入,難上加難。

IPEF雖是美國主導,但並非每個加入的國家都願意選邊站;當台灣選擇與中國大陸交惡,只能依附在由美方主導的區域經濟整合,其他國家縱然認可台灣經濟地位,但也明白接納台灣的敏感性,不願見美中競爭升溫成美中對抗。

美國雖是老大哥,也不能硬逼他國就範。在如此框架之下,台灣只能與美國進行雙邊經貿整合,而錯過區域經濟整合的機會。台灣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經貿就只能困在美國的保護傘之下,全聽美國大哥的指揮,這是台灣現在的困境。


由美國發起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去年展開談判,首輪名單卻未見台灣。路透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1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一顆紅豆 + 10 我很認同+1

總評分: 名聲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