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icefirecar
公爵 | 2022-6-13 10:52:04

《2022 Finals》死亡五小失靈、過度仰賴Curry 勇士扳平戰局後必須面對的課題

  • 實在很難期待Curry場場都能轟破40分,尤其是遭到對手嚴加看管,勢必會加速他的體能消耗,隊友們必須挺身而出,當務之急便是改善空檔命中率。


作者:EdotTdot_4

勇士G4上半場依舊陷入苦戰,上半場結束,以5分之差暫時落後,不過球隊又在易籃過後,打出招牌的一波流,單節轟下30分,並在第四節穩住陣腳,塞爾蒂克團隊單節投籃命中率掉到33.3%,終場勇士便以10分之差帶走勝利,總冠軍系列賽雙方戰成2比2平手



死亡五小並非先發解答 Looney無可取代的價值
2015年總冠軍賽交手騎士,勇士也曾在前三戰打完,陷入1比2落後,不過球隊在G4變陣,以Andre Iguodala取代Andrew Bogut先發,排出「死亡五小」,成為改變戰局的轉捩點,勇士自此連下三城,逆轉封王。

此戰勇士似乎期望複製當年的成功經驗,再度排出「死亡五小」,以前鋒Otto Porter Jr.代替原本的先發中鋒Kevon Looney。勇士教練團此舉並非突發奇想,而是有數據作為背書,在這場比賽之前,「Curry - Thompson - Wiggins - Draymond – Porter」的這套五人組合,進攻效率值(ORtg)140.0和有效命中率(EFG%)75.6%,皆於勇士今年季後賽所有在非垃圾時間使用超過10分鐘的組合當中,高居第二。

然而,勇士再度擺出「死亡五小」作為先發,效果不如預期,第一節和第三節的開局,勇士分數都落後給對手,反倒是Looney取代Porter Jr.,重新回到熟悉的五人組合,勇士才開始止跌回升。從數據上來看,此戰勇士的「死亡五小」先發組合淨效率值(NetRtg)為-31.9,包含Looney在內的舊版先發五人則是+46.9。

由此可見,Looney確實有其獨特的價值,除了禁區防守和籃板鞏固之外,他最難以取代之處在於掩護的質量。此戰Looney個人透過掩護助攻(Screen Assists)為球隊創造14分,比另外三名長人Porter Jr.、Draymond Green和Nemanja Bjelica的總和(10分)還多。

事實上,Looney在本系列賽場均透過掩護助攻製造得分(11.5分),幾乎已經快要抵過塞爾蒂克全隊(14.0分)。當然這和雙方的戰術配置有關,以切傳為主的塞爾蒂克並不那麼依賴長人設立掩護,相較之下,勇士執行P&R、Handoff或Off Screen的比率遠高於對手,這也顯示出Looney有多麼不可或缺。
aspect-AUevLtF0S0-700xauto.jpg

沒有Draymond Green 勇士反倒更好?

事實上,與其撤換Looney,或許Draymond Green才是真正該被下放替補的球員。加上此戰繳出全隊最佳的正負值+21,Looney在本系列賽的正負值為+9.0,高居全隊第一,反觀Draymond Green只有-1.8,位居全隊倒數第五。

Draymond Green在防守端的貢獻的確有目共睹,包含扮演防守中樞,輪轉協防,以及在他對位之下,Jaylen Brown的投籃命中率34.6%,全隊只有Andrew Wiggins能把Brown的投籃命中率壓得更低(25.0%)。

然而,他在進攻端帶給球隊的傷害更大,此戰7投僅1中,連續兩戰都只拿到2分。由於外線準心迷航、切入攻擊也不具有速度優勢、擔任Rollman終結能力也不是太好,因此當Draymond Green持球,他最有可能的選擇就是傳球,造成他的下一步很容易被對應,塞爾蒂克只要盡力防堵他的隊友接球即可,勇士時常陷入「四打五」的窘境,他在進攻端的威脅性明顯不足。

勇士教練團應該也深諳這點,所以在第四節中段球隊處於落後時,並沒有擺出「Fast Five」,而是以Looney取代Draymond Green留在場上,搭配Stephen Curry、Klay Thompson、Wiggins和Jordan Poole的一大四小陣容,因為Looney同樣能夠協防和抓籃板,而且還具有更好的掩護質量與籃下終結能力。結果勇士也在那段時間打出一波11比3的小高潮,一舉逆轉超前,奠定勝基。

既然Draymond Green在進攻端能帶來的幫助如此有限,勇士如果只是需要一名能夠看管Brown的外圍大鎖,或許可以嘗試運用新秀Jonathan Kuminga、Moses Moody,

西區冠軍賽他們不僅在防守端偶有佳作,外線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威脅性,或許有機會帶給勇士更多能量。

考量到Draymond Green的好勝心與競爭意識,拔掉先發的影響非同小可,勇士教練團大概不會做出如此變動,只是在接下來的比賽,微調他的出賽時間或使用方式,也許是可以預期的。



射手群集體迷航 不能總靠Curry火力護航

勇士G4扳平戰局的功臣絕非Curry莫屬,此戰轟下43分10籃板4助攻,成為史上第二年長在總冠軍賽達成「40+10」的球員,僅次於2020年的LeBron James。儘管靠著Curry的火力掩護贏球,但勇士卻有不小隱憂。

目前Curry場均34.3分6.3籃板3.8助攻、三分命中率接近五成,是球隊狀態最火燙,也是少數發揮穩定的球員,或許也是因為如此,隊友們似乎越來越習慣依賴他。

例如下方影片,當Curry在左側單打,隊友們全都堆積在強邊,結果當Curry切入要往弱邊底角傳球,卻完全沒人待在那,球直接滾出界外,Curry顯得十分無奈,顯示出勇士的跑動不足,導致場上球員站位分布不均。

https://streamable.com/11rp1s

另一段影片,則是第四節關鍵時刻,勇士拉開單邊給Curry單打Al Horford,Curry遭到Marcus Smart協防空手而歸。

這波進攻是令人失望的,並不是單純因為沒能得分,而是在這球之前,勇士才剛喊完暫停,Curry錯位打點Horford固然合理,但勇士總教練Steve Kerr以豐富的戰術涵養著稱,卻沒看到勇士在ATO後更有效組織進攻,反倒是仰賴Curry的個人能力。

https://streamable.com/hjbw6e

在其他隊友越來越被動的情況下,Curry更明顯成為對手鎖定的目標,此戰塞爾蒂克對他祭出針對性防守,除了基本的緊貼到包夾,不讓他輕易持球,防守者還會在Curry出手時,站在他的慣用邊(右側),壓縮他投籃的空間,並給予肢體碰撞,試圖影響他的重心,也顯得他的飆分秀多麼令人驚艷。

但實在很難期待Curry場場都能轟破40分,尤其是遭到對手嚴加看管,勢必會加速他的體能消耗,隊友們必須挺身而出,當務之急便是改善空檔命中率。本系列賽,勇士在距離防守者6呎以上的大空檔情況下,加上此戰的17投3中,系列賽累計只有33.3%的命中率,相較之下,塞爾蒂克命中率則是53.3%。勇士必須先把握送分題,才能提高勝算。



手感降溫卻未適時調整 種下塞爾蒂克G4敗因
至於塞爾蒂克G4落敗的主因,可能是下半場外線手感降溫。此戰上半場綠衫軍團隊三分命中率高達57.1%,下半場竟陡降至29.2%,倒也不是說勇士的防守突然提升一個檔次,而是自身空檔把握度不佳所導致,塞爾蒂克此戰下半場距離防守者4-6呎的空檔情況下,三分球14投1中。

再者,當塞爾蒂克下半場屢投不進,卻沒有適時做出調整,依然維持以切傳製造投外線為主的打法,反而忽略自身的禁區優勢,沒有太多衝擊籃框的意圖,前三節都在禁區出手8-10次,第四節卻只有6次,這也難怪整節團隊只獲得一次罰球機會。

根據數據統計,塞爾蒂克是一支在關鍵時刻發揮相對掙扎的球隊,從第二輪面對公鹿的系列賽起算,8場進入clutch time(比賽時間剩餘5分鐘&雙方分差在5分之內)的比賽,塞爾蒂克的戰績為3勝5敗,而且在clutch time的期間,團隊投籃命中率和三分命中率分別為24.2%、21.4,這說明決勝節戰況越是拉鋸,可能對塞爾蒂克越不利。



面對即將到來的G5…
在NBA歷史上,曾出現29度雙方在前四戰結束,戰成2比2平手的局面,在G5率先搶下聽牌勝的球隊,其中有21支順利封王,換言之,G5的贏家封王機率高達72.4%。

塞爾蒂克自今年2月1日以來,不曾吞下連敗,即便G5必須到客場征戰,塞爾蒂克仍然相當有機會反彈,拿下這場天王山之戰。但綠衫軍可能得先解決球隊中場休息過後的當機問題,本系列賽他們每一戰的第三節得分都輸給對手。塞爾蒂克總是讓勇士在易籃之後掀起一波流,雙方氣勢此消彼漲下,塞爾蒂克要在第四節重整旗鼓,就需要耗費更多成本。

如何善用中場休息時間,將球隊的戰術和心理調整至最佳狀態,備戰下半場賽事,將是塞爾蒂克現階段的首要課題。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