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joemcc
皇帝 | 2018-8-6 16:26:50



隨著經濟結構轉型,人們前往大城市尋找賺錢機會,而這股資源集中化的趨勢使得愈來愈多城市發展成超級大都會,人口、財富與資源愈來愈不均衡,現在許多科技新創公司加入智慧城市陣營,聲稱能夠解決超級大都會壅塞的問題,以及共享汽車、共享單車都是大都會下的產物,但是大城市發展也會帶來科技無法解決的陰暗面,就是健康。

住在大城市當中是個人的選擇問題,大城市能提供更多社交機會,更多的職業舞台,以及更多的娛樂與學習資源,許多人認為城市多樣性能夠豐富一個人的內在,或許對心理健康有益,醫療資源方面也比鄉村更好。但是住在鋼筋水泥當中,其實失去更多。

美國醫學資訊網站 Medical Daily 根據蘇格蘭愛丁堡大學心臟病學教授表示,大城市中走走停停的交通和高層建築阻擋通風,空氣汙染問題愈來愈嚴重,空氣中的顆粒和汙染物,包括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與肺癌、2 型糖尿病、哮喘、過早死亡等風險增加有關。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了解空氣汙染的威脅,但噪音汙染的影響相對被低估。研究顯示,若住家在主要道路旁,會面臨更大的交通汙染和城市噪音壓力,影響夜間睡眠品質。此外,科學家也懷疑都市人的睡眠品質低落,與人造光照射有關。

年輕人可能容易受到噪音汙染而影響注意力。一項關於兒童閱讀的研究發現,閱讀、注意力、解決問題和記憶等功能容易受到噪音的影響而降低。就心理健康問題而言,處在大量人群中,加上公共交通和小型生活空間的幽閉恐懼症,會增加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產生。

城市生活影響著我們的大腦應對壓力的方式,研究發現,城市居民焦慮發生率增加 21%,情緒障礙風險增加 39%。如果本身具有抑鬱症、焦慮症或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遺傳傾向,只要輕微的城市壓力就容易觸發這些疾病。例如有報告指出在搭乘倫敦地鐵時會產生更高的壓力和驚恐發作機會。

鑑於預計到 2050 年全球 66% 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城市生活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歐洲最大教學醫院德國柏林的夏里特(Charité)醫院的壓力研究員建議,減輕都市壓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自己對環境的控制感。

譬如過度擁擠、噪音甚至汙染都可能產生負面影響,解決之道就是常常去公園走動,接觸綠地。第二種方式是了解周圍環境,對居住的社區有良好意識,可以得到社交益處和安全感覺降低壓力水平。搭乘地鐵時若出現幽閉恐懼症,可以嘗試環顧四周了解周遭人事物,降低不安的感覺。

此外,在城市交通高峰期開車,會讓壓力荷爾蒙處於與戰鬥機飛行員相似的狀態,因此改以步行或騎單車上班,可以舒緩通勤壓力。若出現噪音,即使無法阻止噪音,一樣可藉由了解噪音來源來增加自己對環境的控制感,避免焦慮發作。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supernk + 1 感謝大大分享
santy013 + 6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7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6
FB分享
人為刀俎  我為魚肉
一堆皇帝都不值錢囉!可不可以有更高的頭銜?
多的是把自己管理的版當作是個人專版部落格的版主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死不瞑目
亂刪文者死全家
臺灣的職棒跟政治一樣,再怎麼爛也都有人會挺下去
社會多是雙面人,表面跟你聊得來,背地裡詆毀你到一個極致
高X裡只有一個不是渾蛋
論壇真是多采多姿時不時就有瘋狗跑出來咬人
回覆 使用道具
林馨月
子爵 | 2018-8-6 16:34:50

年青年奮鬥沒辦法阿 能去住郊外來市區上班嗎 只能退休才能遠離塵囂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引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