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a297063815531
威爾斯親王 | 2021-12-8 05:51:19

2021-12-08 由 蹉跎笑我 發表于文化
因為學習書法繪畫,對筆墨紙硯想深入了解一下,故作此文。
本來筆墨紙硯是不分家的,但為方便記憶,就先單寫毛筆的故事。
毛筆是用各類毛製成筆頭,固定在筆管的一端,供書寫、繪畫的工具。
0rq07235o788457sn43p211p7p2620po.jpg
一、史前時代的筆
史前石器時代,先民最初用削尖的竹木作為書畫工具,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甘肅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上,大量紋飾中出現分岔和出鋒的痕跡,是使用毛筆繪製的特徵。
26n87rs7rrq54qq7no56n7123387r544.jpg
史前毛筆目前沒有出土過實物,其形制的合理推測是:簡單地把動物毛捆綁在竹管或木棒的前端。
0r33q47117po45qsoon1r6on437p8360.jpg
毛筆的發明最終造就了中國特有的書法藝術,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4160194s601s4r319372233p872176np.jpg
二、上古三代的筆
夏代,中國考古學上對應的是二里頭文化,此時青銅技術成熟,也有一些刻畫的符號,但還沒有發現成系統的文字。
商代,中國出現了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一般是用刀刻在龜甲上,內容是商人占卜的記錄,但也有少量甲骨是毛筆書寫,尚未雕刻的,另外商代陶片上也有用毛筆寫的字。
24qq785o9n844p2988on698psr9s89n3.jpg
甲骨文中已經有「筆」字,是象形字,就是一隻手拿著只毛筆的樣子。
pq2q8p0qs9r04334n982r3o8q3399p14.jpg
其實在商代,既然中國人已經開始使用成熟的文字,當然會使用更便捷的記錄方式——毛筆書寫在竹木片上,只是因為年代久遠,竹木易朽,所以到現在還沒有發現商代的冊典實物。
甲骨文中「冊」就是用繩子串起的竹木片,「典」就是雙手捧著「冊」。
pps572qo934444499pqr7o9qo3n892n3.jpg
周代,毛筆進一步發展。《詩經》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中葉我國最早的詩歌,其中《國風∙靜女》中說:「靜女其孌[luán],貽[yí]我彤管。」,彤管就是朱漆的毛筆,意思是嫻靜美麗的姑娘,贈送我朱漆的毛筆。
東周戰國時期帛畫《人物龍鳳圖》和《人物御龍圖》,分別出土於湖南長沙的兩座楚墓,是我國最早的兩幅帛畫,畫中線條粗細變化自然,顯然為毛筆所畫。
pnpn58p533s74r288171413rp5r6r699.jpg
從出土文物的分布看,戰國時毛筆已經在華夏區域廣泛應用於書寫和繪畫。
最早的毛筆實物,1954年出土於湖南長沙左家公山,是戰國時期的楚國墓葬,毛筆放在一個竹筐里,套在一個小竹管里,總長21厘米,直徑0.4厘米,筆頭長2.5厘米,是用上好的兔箭毛製成,筆桿是竹管。
0p7q2894969r40168o7s9n38on2prs01.jpg
與現代毛筆不同的是,筆頭不是插在竹管的孔內,而是將筆毛圍在杆的一端,然後用細密的絲線纏住,外面塗漆。
和毛筆放在一塊的有銅削、竹片和小竹筒,這些構成了當時書寫的全套工具,竹片就是當時的紙張,銅削是用來修改的,把寫錯的字刮去,相當於現在的橡皮,小竹筒推測是裝墨塊的。
pn702o5oppo547o9913505o9n2p3n81q.jpg
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1號楚墓也出土了一隻毛筆,約為戰國中期,時間、形制和長沙楚筆大致相同。
8o82o946osn3478496s27r451112sors.jpg
先秦時期,毛筆尚無統一的名稱。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楚謂之聿[yù],吳謂之不律,燕謂之拂「,「秦謂之筆。」說明先秦毛筆的別稱甚多,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才都稱為「筆」。
q23o4n71n6qr4r83o7p65o69n9r23q12.jpg



                        “ 您的按愛心是對我的最大鼓勵 ”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13423565-1-1.html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