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王室 | 2024-2-3 10:15:55

211.jpg

古代封建社會,皇帝如果要宣達事項,會派太監宣讀聖旨,不過為何卻很少傳出有人偽造聖旨?事實上背後有3大原因,其中光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奉」字就沒人學得來了。

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傳達命令的方式是透過聖旨,因此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看到聖旨就如同看見皇帝本人一樣。歷史上之所以沒人敢偽造聖旨,主要有3大原因:

首先是聖旨的材質名貴,是皇室專用,布料取得極為困難,況且上頭還有精美的刺繡。而頒布給不同階級的官員時,聖旨的顏色也有所不同,官階越高顏色就會越豐富,根據明清的規定,五品以上官員的聖旨有3色、5色和7色,五品以下則為單一的純白綾;另外,軸柄的材質也依階級有著嚴格區別,一品為玉軸,二品為黑犀牛角軸,三品為貼金軸,四、五品為黑牛角軸。

其次是流程繁雜,頒布聖旨的流程從製造、書寫、蓋章,到最後的宣讀,每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和監督,一旦負責人出錯,甚至會被株連九族。

最後,每一道聖旨的開頭都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開頭第一個「奉」字就暗藏玄機,除了位置是根據祥雲的位置而定,做為防偽標誌之外,還必須由皇家繡工不外傳的獨門繡法來繡上,因此明眼人一看就會知道聖旨的真偽。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crocodile01 + 30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