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732
王室 | 2024-1-10 09:48:43

211.jpg

武俠小說中俠客愛劫富濟貧,總是在江湖行俠仗義,不過史料與小說差很多。俠客在古代被朝廷認為是社會問題,西漢時期文、景、武帝進行整頓,職業俠客才漸漸消失,直到隋唐興起武俠小說,俠客從被批判轉而受人推崇。

春秋戰國進入亂世,各諸侯需要大量人才,因而盛行「養士之風」,給予俠客機會與生存空間,例如《刺客列傳》提到的戰國晉人豫讓,為了刺殺趙襄子替主報仇,不惜「漆身吞炭」讓人無法辨認,還有隻身入秦刺殺秦王的荊軻,而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早年過得又窮又慘,不像小說形容的生活快活。

另外《史記·遊俠列傳》記載,秦末漢初時期的俠客朱家和郭解,主要事跡就是藏匿被通緝的逃犯,因此戰國末期法家學派韓非在《五蠹》說「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指文人靠筆擾亂法制,俠客則是用暴力觸犯法律例,他們以武力觸犯國家法規,破壞社會安定,西漢時期歷經文、景、武帝三代整頓,職業俠客漸趨式微,東漢後基本上都消失了。

不過俠客精神仍被傳承下來,《三國志》記載曹操年輕時「任俠放蕩,不治行業。」而且他的貼身保鑣典韋是一位武藝高強的俠士,被形容「形貌魁梧,旅力過人,有志節任俠。」直到隋唐開始有了武俠小說,俠客才又受到關注,例如唐代文人裴鉶在《傳奇》敘述虛擬人物俠女聶隱娘,還有唐朝詩人李白嚮往俠客生活,喜歡結交豪士、慷慨解囊,但由於沒有一官半職,只能投靠好友汪倫,貼補他行走江湖的費用。

評分

已有 2 人評分名聲 收起 理由
jrc11 + 10 感謝大大分享
crocodile01 + 30

總評分: 名聲 + 40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