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gebygeby1
王室 | 2019-10-20 09:50:20

2019-10-20 00:19:10聯合報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

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認為,一般民眾會覺得社企員工薪水不能過高,這些都是有色眼鏡。 記者曾原信/攝影


台灣的社企發展邁入第十年,社會對社企的了解從陌生走向思辯。社企流執行長林以涵指出,如今大眾開始爭論社企的盈餘分配、員工薪水、產品價格太高等,這些「道德標籤」都激發她思考。
以薪水來說,如要和科技業競爭頂尖人才,為何社企不該提供高於市場的薪資來吸引好人才,一起解決社會問題?林以涵說,這個質疑花了她三年,才想通答案。她說,其實沒有絕對的規範來決定社企的樣貌,重點是大家能否拿下看待社企的「有色眼鏡」,比如重商、漂綠等,回到社會問題核心,找出解方。
社企流昨舉辦七周年論壇,林以涵在演講中以三個大哉問,討論社企的價值,包含何謂「成功」的社會企業?社企終極目標是消失或上市?以及社企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以鮮乳坊為例,林以涵反問台下聽眾:當一家社企營運走到第五年,為提供員工、合作酪農夥伴更多福利,公司年淨利降至百分之五以下,「你認為他成功嗎?」
她解釋,有些社企在擴展時,會以「社會影響力」作為主要依據,這不見得能讓組織的營收、獲利、員工同步等比率成長。因此「成功」定義見仁見智,這些多元標準都讓社企蓬勃發展。
林以涵指出,一般民眾會覺得社企高舉理念,產品太貴,其實不盡然;另如盈餘絕對不能分配給股東,為了理想,員工也必須苦哈哈,薪水不能過高,這些都是社會上的有色眼鏡。她之前曾被質疑,社企接受許多社會善意與政府支持,曾有聽眾要求她公布社企流員工薪水,甚至嗆「如果薪水高於市場行情六成,就是不道德的」,她當場楞住。
林以涵花了三年思考後認為,社企為改善急迫的社會問題,勢必要和金融、科技等產業競爭人才,若不提供好薪水,不會有優秀人才加入。
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120731/4114631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評分

已有 3 人評分名聲 金幣 收起 理由
kid1223 + 30
KuanhuahChen + 6 + 6 拿公益賺大錢 很難看的
terrybear6268 + 6 感謝大大分享

總評分: 名聲 + 42  金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目前申請好市民達人中,有時間的話也請您多多幫忙^^(點下感謝就可送出愛心)
https://www.jkforum.net/thread-8721424-1-1.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