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0935978928
威爾斯親王 | 2017-7-26 17:12:55

公平不只有一種形式,況且每個人認知的公平往往不盡相同,你知道孩子不管幾歲,都一樣厭惡不公平!尤其對於獎勵不均或父母、師長偏心都會特別反感。建議父母可以試著用「調整贏家法」來讓你的孩子心服口服、創造雙贏。

不論什麼年紀,都不想吃虧
對賽局理論家而言,這是個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如果孩子還沒發展到可以參與賽局,或是還不明白到底發生什麼事,我們把賽局理論應用在育兒上,將徒勞無功。
麥考利夫與一群有類似想法的心理學家,開始把賽局理論的概念用在他們的研究上,探討孩童是在何時開始展現公平意識,以及他們是如何發展公平意識。加州柏克萊大學的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發現,18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可以察覺別人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更小的嬰兒已經知道如何察言觀色,遠超乎心理學家的預期。但孩子不是一出生就有公平意識。
麥考利夫與波士頓大學的布雷克(Peter Blake)合作,試著找出孩子在哪個年紀發展出公平意識。一些研究顯示,當要求5歲小孩分享彩虹糖時,他們會多留一些給自己,但若請8歲小孩這麼做,他們傾向公平的分配糖果。但根據布雷克與麥考利夫的說法,沒有人測試過孩子是否願意為了確保公平,付出代價或做出犧牲。
布雷克與麥考利夫要求兒童在父母與其他人的注目下,把糖果分給一位站在他面前、不熟的孩子。他們發現:「不論什麼年紀的孩子,都不想吃虧。」
沒有孩子想要拿小的那一份,而且年紀愈大愈抗拒。所以說,孩子厭惡不公,是這樣說的嗎?
並不盡然。當情況反轉,孩子拿到比另一位孩子還多時,他們非常滿意!走進5歲小孩的生日派對,在派對高潮,棒打紙紮公仔皮納塔(Piñata)時,就能清楚看到行動上演:當紙紮公仔終於被孩子(與他們不耐煩的家長)打破,裡面的糖果嘩啦啦掉出時,來參加的5、6歲小賓客,會立即衝去搶糖果,盡其所能地拿愈多愈好。
那些因為只有搶到一、兩顆硬糖果,而淚眼汪汪的孩子,是厭惡不公的最佳例證,他們不喜歡被虧待,尤其當他們超想要賀喜巧克力時,更是如此。但兩隻手滿滿抓著好吃糖果的孩子,表現出的是截然不同的態度。他們一點也不討厭不公平,他們愛得很! 不公平最棒啦! 看看我拿到什麼糖果! 而且他們覺得這個狀態最好,除非父母堅持他們要分給別人一些。父母或許厭惡不公,但幸運的孩子一點也不討厭不公平。
繼續觀察這個搶糖果的活動,你會發現搶到很多糖果的孩子,不只關心自己拿到的糖果,也想知道別人拿了多少。「拿很多糖果」跟「拿得比別的孩子多」同樣重要。如果沒法跟所有人比,至少要拿得比他們不喜歡的同伴多。這可不是紙上談兵,研究人員真的發現了支持這項觀察的證據。
厭惡不公,卻又喜歡比別人強
在一份2014年發表的報告中,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旭斯金(Mark Sheskin)與同事發現,5、6歲的小孩會故意去查看其他人拿到的好東西是不是比自己少。旭斯金團隊指出,另一個關於7到13歲孩子的研究發現,這些大孩子喜歡在一些特定的實驗測試中拿高分,如果比別人高分,他們更高興:「當其他人失敗,勝利的滋味會更甜美(幸災樂禍),而當其他人成功,失敗的滋味就會更苦澀(嫉妒)。」他們總結表示,進一步的研究不應只針對厭惡不公,還應該研究「不公平的吸引力」。
或許我們不應該大驚小怪。我們自己也常常被「不公平」吸引。「確實,成年人時常與別人比較,也有證據顯示,成人特別喜歡擁有比較優勢,」旭斯金與同事觀察。如果看到孩子有這般表現,我們不應該急著批評。但你也不必失望! 人類還是有希望的,讓我們仔細研究布雷克與麥考利夫的文獻。
這篇文獻有個讓人驚訝的不科學標題:「我擁有的東西太多,看起來真不公平。」自1980年代起就有實驗顯示,成人會竭盡全力避免不公平的結果,他們不只抗拒自己拿的比別人少,也拒絕拿的比別人多。所以兒童的態度,必然在逐漸成年的過程中出現變化。如果我們要鼓勵孩子分享,或是公平對待朋友、手足以及我們,就要知道何時用父母的鼓勵最有效。當5、6歲孩子覺得拿的比別人多很棒時,我們不論說什麼都沒有太大用處。
布雷克與麥考利夫做了一個試驗,讓孩子決定要接受或拒絕分配糖果的方式,而分配的對象是個他完全不熟悉的人。布雷克與麥考利夫刻意挑選陌生人,避免過往的關係影響選擇。研究顯示,過往關係可能促使孩子分配的更公平,或是更不公平。孩子知道,這實驗有父母與其他人在旁觀看。實驗被設計為最後通牒賽局:如果拒絕這不公平的分配,兩個孩子會什麼也得不到。
當8歲小孩得知糖果的分配不均,即使他分到比較多,也會拒絕接受。他們寧可一顆糖果都不拿,也不接受不公平的分配。
調整贏家法
布萊姆斯與泰勒想出了另一個可以符合所有公平標準:不引起嫉妒、有效率且均衡的策略。他們稱之為「調整贏家法」。在調整贏家法中,參與的兩人都要為他們想要分配的物件標上代表價值的點數。
在採用調整贏家法時,必須使用黑板並運用一些數學。假設兩個10來歲的兄妹要分配一堆東西,包括 iPad、耳機、幾支吉他、一堆樂譜與爵士鼓。兩個人都有100點可以「花費」在他們想要的東西上。兒子可能會給最喜歡的他20點,然後把剩下80點分在其他東西上。女兒可能只給吉他10點,但給iPad 20點。依此類推。
第一步是兩人都能得到自己標上最高點數的物品,像是兒子拿到吉他。下一步,就要開始用算數。當第一步結束,兒子可能已經贏得價值65點的東西,女兒可能只得到50點的東西。這樣可不公平。利用數學,可以把一些物品再細分,讓兩者獲得等值的東西。做法可以像是,把樂譜分成兩疊,而非全部給兒子或女兒。
布萊姆斯與泰勒的調整贏家做法,原本用在解決國際爭端、離婚,以及分配財產上。這做法雖然複雜,但很完善。如果你願意花時間執行,或是這對孩子非常重要,調整贏家法絕對值得一試。它連在外交上都用得成,何況是用在孩子身上?
對家長而言,我們都想教導孩子明辨是非,並加強他們的公平意識,但短期而言,多數家長的第一要務還是維持家裡的和平。
新教養觀點,讓孩子學雙贏
如果你要分配大量不同特性的物件(如圖書、玩具或隊友),可以採用調整贏家法。
當分配物件時,不能只注重公平。試著分配到人人都滿意,沒有任何人傷心,達到帕雷托最優的境界。
在教導孩子公平意識時,確保他們玩的是最後通牒賽局,而非獨裁者賽局。
公平意識需要花時間培養。如果孩子沒辦法馬上明白,不要擔心。
教導孩子將心比心,讓孩子避免自利的偏誤。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靜~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