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0935978928
威爾斯親王 | 2017-7-30 19:16:47

學習處理負面情緒,對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但父母常犯一個錯誤:我們教孩子「避免」負面情緒,卻沒有教他們怎麼「面對、處理、放下」負面情緒。

父母難以看到孩子不快樂。不論孩子是在為死去的寵物悲傷,還是為破掉的氣球哭泣,我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讓他們好起來。
但心理學家蘇珊‧大衛(Susan David)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指出,這是錯的。馬上讓孩子快樂起來,也許在當下可以讓父母鬆一口氣,但長遠來看,卻不利孩子情緒健康。
她說:「讓孩子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這對他們的終身福祉至關重要。」
研究指出,在教室裡經由老師指導而學會管理自己情緒的學前幼兒,日後在處理問題、課業學習等方面的能力都更好。在青少年當中,「情緒智商」高、能夠辨別並處理情緒的孩子,也更能處理壓力,更有自信。部分專家認為,低情緒智商可能與憂鬱症、焦慮症有關。
大衛博士說,情緒技能也是一種基礎生活技能。但是父母往往過分保護孩子,不讓他們有機會經歷負面情緒。
「我們經常干涉孩子的情緒空間,」她說:「給他們太多建議。」我們在孩子情緒低落時,急著去幫他們,不給他們機會學習自己幫自己。
大衛博士建議,我們應該讓孩子有機會經歷負面情緒,而非避免負面情緒。她指出,孩子應該學習經歷四個情緒階段:感受它、表現它、分辨它、放下它。

感受它:表面上看來,感受情緒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但很多家長教孩子避免負面情緒,不去感受它。當你對孩子說「不要難過、不要生氣、不要吃醋、不要自私」的時候,你就是在教孩子避免負面情緒。你應該看著他們難過,看著他們生氣,讓他們感受自己的情緒。
表現它:成人世界有種種表現情緒的規則──有些情緒你可以表現出來,有些情緒你必須去隱藏。我們會對傷心的兒子說「男生不可以哭」,對生氣的女兒說「女生不可以恰北北」。我們的用意是教孩子行為良好,但這樣他們只能學會害怕自己的情緒。
分辨它:分辨情緒,對幼兒而言,是無比重要的功課。他們要學會分辨壓力、生氣、失望的不同。即使是非常小的孩子,也能學會分辨生氣、傷心、害怕、焦慮的不同。分辨情緒,是練習處理情緒的第一步。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時,陪伴他、問他:「現在你覺得怎麼樣?」鼓勵他們表達。
放下它:提醒孩子,就算是最低落的情緒,也不會永遠持續。傷心、生氣、煩躁,這些情緒都有它們的價值,而且它們總會過去。它們只是一個階段,而我們可以克服它們。當孩子傷心的時候,對他說:「你看,這就叫做傷心。沒關係,它會過去的。你覺得我們可以怎麼做,讓它快點過去?」讓孩子自己好起來。等他好起來以後,提醒他:「你看,傷心總會過去的。」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靜~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