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F 捷克論壇

搜尋
邱鴻洲
威爾斯親王 | 4 天前

陳 鈞凱
2024年6月24日 週一 上午11:04

30歲女反覆上吐、下瀉掛急診 少見腸胃炎!竟是塵蟎惹的禍 3

▲年輕OL罹超罕見「嗜酸性腸胃炎」狂拉吐,檢查發現腹部明顯積水。(圖/中港澄清醫院提供)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反覆「拉不停」竟是塵蟎惹的禍!一位30歲女性近期就因為出現腹脹、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掛急診,一驗發現白血球數飆高,卻無發燒現象,且發現有明顯腹水情形,收治住院治療經醫師抽絲剝繭,確診為少見的「嗜酸性腸胃炎」,通常是有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到特定的過敏原,使血液白血球中的嗜酸性球浸潤到腸胃黏膜,導致腸胃發炎,而她可能是塵蟎惹的禍。

收治病人的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政祺表示,該名女子在急診時抽血驗出白血球數高達23000(正常為400至10000),其中嗜酸性白血球比例29%(正常為5%),腹部電腦斷層也發現小腸壁變厚且有明顯腹水情形。

李政祺說,白血球很高,卻無發燒現象,應該不是典型的腸胃炎,進一步抽出約800cc腹水化驗,發現嗜酸性白血球高達76%,且胃鏡取胃黏膜做切片檢驗,胃黏膜的嗜酸性球異常增加,人體白血球以嗜中性球和淋巴球占絕大多數,還有極少比例的嗜酸性球和嗜鹼性球,嗜酸性球過高又有腸胃發炎現象,排除其他原因後,這才確診為少見的「嗜酸性腸胃炎」。

臨床醫學統計,在美國罹患嗜酸性腸胃炎的比率約十萬分之22,台灣的罹病率不高、約十萬分之6.2,算是少見疾病,如果未能確診而當成一般腸胃炎治療,復發比率很高。

嗜酸性腸胃炎的高危險群是有過敏體質的人,排除寄生蟲感染之後,李政祺說,女子接受過敏原檢查,發現對塵蟎的過敏程度較高,這才勾勒出罹患嗜酸性腸胃炎的路徑,因為過敏體質接觸到獨特的過敏原後,會將白血球中的嗜酸性球吸引到腸胃黏膜,導致患者小腸壁變厚、胃部發炎,也出現腹水,表現的症狀與一般腸胃炎相似,包括腹脹、腹痛、嘔吐、腹瀉情形。

李政祺說,所幸該名女子在接受類固醇藥物治療後,腹水已消去,腹脹、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痊癒,唯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完整服用藥物療程,不能因症狀改善就自行停用藥物,否則仍有復發的可能,同時也要定期清洗床被單,杜絕過敏原塵蟎滋生,以免再引發嗜酸性腸胃炎。

照片來源:澄清醫院提供

本文章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加入會員

x
分享分享 收藏收藏
FB分享
bustblade88
回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會員

建議立即更新瀏覽器 Chrome 95, Safari 15, Firefox 93, Edge 94。為維護帳號安全,電腦作業系統建議規格使用Windows7(含)以上。
回頂部 下一篇文章 放大 正常倒序 快速回覆 回到列表